南京市民过去多穿布鞋,街上以“鞋店”作招牌的店家(如有名的三聚鞋店)经营的都是布鞋。国民政府迁到南京后,穿着皮鞋的人才多起来,销售皮鞋的店家打的招牌便是“皮鞋店”。穿着皮鞋的也都是当时社会的高层人士,如政府官员和城北几所高等学府的教职员。当时这些人士讲究着装气派,或者觉得穿凉鞋有所不雅;或是平时步行较少,并没有感到夏天皮鞋热得难耐,也就未见有凉鞋。凉鞋的产生应该是在上世纪30-40年代皮鞋开始在一般市民中普及以后的事。 “香槟”色、网眼和镂空 男子穿皮鞋夏天选浅色的,白色、浅灰、淡黄选取的最多,取得心理上的凉爽感觉而已。还有以两种浅色相拼合用,商家故意将“相拼”两字,用谐音读成“香槟”,其实颜色拼合与香槟酒风马牛不相及,不过是玩的文字游戏,为套取广告效应。 网眼皮鞋出现,是适应社会上层人士既讲究气派又穿着舒适的要求产生的新款式。外观上仍是皮鞋式样,并没有脚掌的任何部位外露,仅是鞋面部分增加了一段孔眼透气。所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凉鞋,还属于皮鞋范畴,业内人士称作网眼皮鞋。原先这种网眼只在女式皮鞋上作为花饰,是用上等皮面料裁成细皮条编结的,费料费时,工艺复杂。用在男式皮鞋上,突显出成本过高,售价竟达到同类皮鞋的一倍。只有经济条件较好的人,为提升自己的身份才会光顾,偶尔一穿也只为摆谱。 以后出现鞋面上排列孔洞的皮鞋是“镂空”皮鞋。圆洞是以铁錾子在皮革鞋面上凿出的,工艺简单,用料节省,价格比网眼皮鞋要便宜。而且圆洞有大有小,有方有长,可以变换排列出各种花式,增加了美观。价廉物美,青年穿着时尚,老年人穿着显现古朴,成为各个年龄段都喜爱的款式。 “两道襻”对垒“三条筋” 女式凉鞋的款式初时十分单一,大部分是两片鞋面简单地交叉,容得顾客选择的只有颜色和附着的花饰。抗战胜利后,南京市面上有很多美国杂志,对国内时装设计影响很大。当年流行一种俗称“三条筋”的女式凉鞋,鞋面相对简单,只有三条皮辫,但穿起来十分雅致。据说就是中央商场一家“海京”皮鞋店的职工参照《生活画报》上的式样设计出的,受到知识女性普遍喜爱。当年“金大”、“中大”等高等学府的学生和教职人员,以及政府中女性官员集中在城北一带,这种式样女鞋投合她们喜好,在新街口中央商场和太平南路太平商场生意十分红火。然而城南夫子庙、三山街的店家仿制的“三条筋”(那时好像并没有认为仿制是侵犯知识产权一说)在柜上销售并不顺畅。有些鞋店从业人员随意问了问女顾客(以现在的说法就是“社会调查”),普遍嫌“三条筋”系扎的鞋带太过复杂,不利于行走,而且穿、脱不方便。不久秦淮河边的“永安商场”里的几家鞋店推出了花式更简约的新款凉鞋,因鞋面只有平行的两道皮面,大家就叫它“两道襻”。果然一炮打响,十分畅销。那时城南女性中家庭妇女居多,在外谋生的女子也多从事体力活。“两道襻”穿着随意,便于活动,价钱又低廉,自然受到她们欢迎。 那时我家经营皮鞋作坊,向店家送货以内桥、四象桥为界,南面多送“两道襻”,北面多送“三条筋”。业界戏称这是两种女凉鞋在南京城南、城北的对垒,界限分明。 玻璃皮凉鞋昙花一现 皮革面料中鳄鱼皮是高档皮。别看动物园中的鳄鱼长相狰狞,身上疙疙瘩瘩的皮也让人生厌,胆小的女人还不敢看,可制成革的鳄鱼皮却得到顾客的青睐(尤其是女顾客)。说实在的,鳄鱼皮皮色光亮,花纹别致,色彩黑黄相间也很雅,一只鳄鱼皮的手提包确能提高女主人的身份。上世纪40年代,鳄鱼皮皮鞋也很风行,一则因为花色是偏冷的色调,再加上鳄鱼皮都是从东南亚进口的,价钱出奇的贵,为了省料,大多做夏天穿的凉鞋。就是因为价格高,虽有很多人对鳄鱼皮凉鞋称羡不已,舍得花钱买的人并不多。 抗战胜利以后,流行过一阵子玻璃皮凉鞋。玻璃皮除没有花纹外,外观与鳄鱼皮极相似,甚至比鳄鱼皮更光亮,价格比鳄鱼皮便宜得多。舍不得买鳄鱼皮凉鞋,便买这种皮凉鞋,鱼目混珠,取得心理上的平衡。其实所谓玻璃皮只是一种塑胶(后来称塑料),因其外观光洁有如玻璃,再加上进入市场时,正值市面上美国玻璃丝袜、玻璃梳子、玻璃雨衣充斥各家百货店乃至地摊,大家也便给它冠了个“玻璃”的名号。据说这种“玻璃皮”在国外一张一张方方正正,是工业材料,某华商发现之后,低价买回国内当皮革用来做鞋、做包,大获成功也大获利润。不过塑料透气性差,穿着实在不舒服。不到年把,就不受欢迎,放在地摊上当“潮货”(处理品),也没人买。被人笑话为昙花一现。 上世纪60年代以后市面上出现的“塑料凉鞋”,其中有无色透明的一种称“玻璃鞋”,是压模成型的,与“玻璃皮凉鞋”不是一回事。 软木底凉鞋与“吉普女郎” 就在玻璃凉鞋风行的同时,南京还有一种凉鞋异军突起地占据了鞋业市场,那就是软木底凉鞋。是一种学名叫做栓皮栎树的软木,大多是从西班牙进口的。极柔韧又极具弹性,可与上等橡胶相比,用作化工生产的绝缘材料,记得中学化学试验室的瓶塞都是用它做的(我就是从化学老师口中得知它的学名)。用工业用的这种软木下脚料,切细碎压制成薄板,外面包上羊皮做底制成半高跟凉鞋。轻便、软和,声响不扰人,走起路来有弹性,很能展现年轻女子青春活力,初时女大学生购买的最多。 胜利以后的那两年街头出现一些“另类”女子,她们刷睫毛,涂口红,烫长发(有的再用手帕轻挽在脑后),身穿男式衬衫、直筒西裤。打扮如此入时,但全无“淑女”气质:穿着暴露,肤白的自诩“香艳”,黑皮则是“健康美”;言语放肆,粗喉咙大嗓子,随便和陌生人搭讪。特别是经常和进驻南京的美国兵坐在吉普车上招摇过市,为老百姓所厌恶,给起了个“吉普女郎”恶名,说她们面皮厚得和吉普车的钢板一样。 不知出于何种原因,软木底凉鞋竟受到“吉普女郎”的青睐,几乎成了她们的统一着装。起先很受年轻女性欢迎的软木底凉鞋,老百姓因鄙视“吉普女郎”,“恨”屋及乌,也厌恶起这种凉鞋,偶有女孩子买回,就要受到家人呵责,或是同伴的讥笑。谁愿意被人看成“吉普女郎”?穿着的人自然日见其少。 |
-
2024-06-13
-
DEMIX football advanced concept
2024-06-13
-
Gaming sneaker & Ai Generated Products
2024-02-02
TA的作品
TA的主页
全部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