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河南民间鞋履文化及特点 

2012-01-06 17:06 发布

4783 4 0
见于近代河南民间的鞋主要有布鞋、草鞋、木底鞋、胶鞋,皮鞋的普及则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事。80年代以后,新兴的塑料底鞋、海绵底鞋、泡沫底鞋等也流行于民间。布鞋反成为稀贵之品了。

  布鞋一般由鞋底、帮两部分组成。底、帮均要求硬料制作。因此加工硬料是民间家庭制鞋的重要工序。平常做鞋首先要“抿袼褙”,袼褙的优劣,关系着鞋的质量。旧时,河南民家常用碎布或麻纰抽作鞋的底、帮硬料。制作时,用一块木板为工作台。台上先撒上一层谷糠,再将碎布或麻纰均匀地铺在上面。然后,用高粱面或其他杂面煮成的浆糊均匀地、一层一层地抿搪。并根据所需厚度,决定加料多少和抿搪层次。抿好晒干后,即成“袼褙”。做底时,按底样将袼褙剪好。底厚者,可用多层袼褙摞在一起。有的为了节省用料,常将玉米穗壳夹在袼褙中间以增加厚度。然后用稀针大线缝合,再用碎布垫在面上,以白布或兰布蒙上,作为着地面;另一面粘上里布。然后用线绳密密纳实。针脚要求整齐有序,在应脚心处还要纳上花色图案,纳成后顺、横、斜皆成行,南阳一带俗称“破划儿”。纳底子是一项显示女工技艺和费力气的活,有的地方称其为“恶活儿”,以形容其费力。为便于操作,民间纳底子时,多用自制的“夹板”固定,使用锥子扎眼。做鞋帮比鞋底省力,但较费事。先将袼褙剪成鞋帮样,两面分别沾上鞋面布和里子布,沿上鞋口,再“偷针”(表面不露针)将其纳实。鞋底、帮均做好后,便可将其用线绳缝合一起。鞋底和鞋帮的缝合,俗谓“绱鞋”。绱鞋分里绱、外绱。里绱者,即将鞋帮向里窝边儿,再沿边儿缝于底上。从鞋帮下面沿边儿,将其缝在底上者,俗称“外绱”。绱好的鞋多用“鞋楦子”楦一下后即可穿着。

  鞋的款式,因鞋脸的不同民间有不同的名称。鞋脸呈方口者叫“方口鞋”;呈圆口者叫“圆口鞋”;鞋脸深长者叫“长脸鞋”或“深口鞋”;鞋脸浅短者称“浅口鞋”或“短脸鞋”;鞋帮上缀有系鞋带儿者叫“带袢儿鞋”。过去,为了美观大方,手巧者都在鞋脸儿上缝制一道或两道用黑皮条包皮的、碗豆一样粗的“圪檩儿”,缝一道的称“单脸儿鞋”,缝两道的则称“双脸儿鞋”。20世纪30年代以前,裹了脚的女子所穿的鞋呈木船形,前尖后圆,中间向上弯曲如弓,鞋脸儿上还要绣上花儿,俗称“绣花鞋”、“扎花鞋”,在鞋脸儿上缝上蝙蝠样的“云子”的称“福字头鞋”。河南满族人多喜欢穿鞋面隆起、呈圆形“元宝鞋”。20世纪50年代以前,民间布鞋大多为“直底鞋”,穿着不分左右。50年代后,“认脚鞋”渐为人们所欢迎。

  棉鞋,是人们冬天御寒的鞋,俗称“靴”、“棉鞋”。靴的底、帮都比单鞋厚实,帮内絮有棉花,穿上自然暖和。河南民间所做棉鞋,鞋脸儿上都缝有结实、隆起的“履鼻儿”,帮胫有深有浅。在豫西南一带,棉鞋的鞋底和帮的下沿,为增强防潮、防腐性,都抹上桐油,因此一双抹了桐油的棉靴可穿两三年不烂者。各地棉鞋制法各异,名称不一。为便于穿着,深腰靴前脸儿,缝制者均加以双排汽眼,以供用带子拴扎,人称“汽眼靴”;前后靴帮留壑、帮沿用皮线包缝装饰的叫“壑壑靴”。还有将靴形做成老母鸡的样子则称母鸡“革翁靴”等。20世纪50年代以后,又出现了短腰靴、偏开口靴和内套有绒毛的皮靴。60年代民间时兴一种塑料底、帆布面、翻毛牛皮作前脸、内絮带毛羊皮或人造毛的棉鞋,俗称“大头鞋”。在南阳一带,有一种农村劳力或牛把、羊把们穿的木底靴,其靴头用芦苇穗、打制靴底用桐木板制作,靴内垫以碎草或棉絮,用芦苇穗、玉米穗皮做的“苇窝子”,冬日也可以保暖穿用。木底靴、苇窝子都可自家就地取材做成,经济实惠。

  木屐是豫南诸地民间雨天普遍穿着的一种鞋子。木屐,古已有之,其“以木为之而施两齿,可以践泥”,适于雨天和泥泞地穿着,亦称“高脚马”、“泥履子”、“泥淌子”、“泥屐”等。在河南民间所见的高脚马泥屐有两种:一种是简易泥屐,屐底木板下设木腿或铁腿,上用麻绳或皮革作鞋前脸。穿时,或赤脚用麻绳相系;或着鞋直接穿上;另一种是或用芦苇穗或玉米穗皮拧成的草帮,或用多层粗布纳成、外罩皮包,用桐油浸泡过的布帮,用萱麻绳绱在屐底板上,都叫“套鞋泥屐子”。另外,还有将鞋底、鞋帮全部用桐油相涂,底子上再钉以盖头钉,俗称“油鞋”,下雨天或在泥泞地穿用,比泥屐子还轻便。泥屐子、油鞋在20世纪60年代前,豫南农村相当普遍,后来渐为胶鞋所取代。但因其就地取材,自己制作、简易方便,至今在农村仍为人们所喜爱。

  幼儿鞋袜是民间鞋俗文化的亮点。它不仅色泽鲜艳、小巧玲珑、做工精细,而且都具有丰富的内涵。河南民间一般幼儿单、棉鞋均用薄袼褙缝制,鞋底不实纳,只在底面用彩线勾勒出各种自个儿喜好的花卉,如梅花、荷花、石榴花等,几个花瓣即可。鞋后跟处缀上鞋提襻儿,以便穿着。有子女的人家还常用“眉眼鞋”为子女辟邪、祝福。“眉眼鞋”是在鞋前脸上缝制各种动物形象的鞋。过去常见的有狮子、老虎、猫等,近年又有猪、狗形象者。简单的眉眼鞋,直接在鞋前脸上绣以狮子、老虎、猫的鼻子、眼睛、耳朵和带胡须的口、舌。精细者,先用袼褙布剪成动物的头像,再用彩绫、彩线、兔皮毛等加以缠扎造型精心绣制后,再缝于鞋脸前部。幼儿的棉鞋,河南称“靴头”。常见的靴头称“包袱靴”,其底、帮是用一块布剪好,然后合上里子、套以棉絮、沿好鞋口、纳实鞋底,将两边鞋帮上折,缝上前脸和后跟,缀以尾巴(后跟提襻儿),点缀以眉眼或花骨朵即成。70-80年代以来,河南农村又时兴一种全用黑布做成、以猪为形象的小儿棉靴,戏称“黑母猪靴”,据说,小儿穿上可以消灾添福。过去,婴幼儿多不穿鞋袜子,一般在封闭的带脚裤裤头上缝以“眉眼”,婴幼儿穿上,便鞋袜俱全了。

  河南民间鞋子所体现出的传统文化内涵是丰厚的,她不仅在鞋的类别、形式以及好恶风格上有所表露,而且在以鞋子为自己的爱子、爱女祈福、辟邪上表现的淋漓尽致。进入21世纪后的鞋业生产和鞋文化研究决不可忘记这一点,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新型鞋及其鞋文化。

B Color Smilies

全部评论4

中原河南民间鞋履文化及特点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