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环境好的时候,买套房、买点儿股票、买点儿黄金,不费什么力气,就能挣钱,许多职场人士开始不在乎工资这点儿“仨瓜俩枣”,更提不上自我投资了。如今,经济形势变化,挣“快钱”、捞“外快”的机会变少,一些人又开始重新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处于不败的地位?于是,如何投资自我、提升内涵等话题开始出现在职场人士的规划之中。 白玲是中国最早进入职业测评行业的专业人士之一,从1998年至今,已有10多年的从业经验,是国内资深心理测评专家和面试官。在她看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房地产投资、股票投资,并不是提升一个人核心竞争力的投资。核心竞争力的投资,一定是对自身的投资,因为人是财富的创造者,也是财富的掌控者,这个主体不强,财富也不一定能把控得住。所以,她认为,现在人们重视对自己的投资是找到自我、不浮躁的一种体现。 但是,知道了要自我投资,不知道该如何进行自我投资是目前很多人的现实状态。“一个人的职场之路,就像打扑克牌一样,是从"小3儿"到"大猫儿"的进军之路,你冲的位置越高,你的自由度越大。但客观上,有的人可能只能冲到"10",有的人能冲到"老A"甚至更高。”职场人士如何才能冲到“老A”以上的位置呢?白玲通过自己的一些实战案例,一一为您梳理。 成功案例 完美的职场路径 马涛现在是一家IT公司负责财务的副总裁,年薪过百万。他从大学毕业到现在,这段路只用了11年的时间。 2000年马涛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冲着名气,先去了“四大”之一的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刚开始,他觉得收入不低、又是外企,工作起来很兴奋,再加上忙,从来没考虑过职业目标和职业规划。 因为工作的需要,他曾一直在公司外面报辅导班补习英语口语。这一被动的培训,后来为他的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需要经常加班和出差。两年下来,原本身强力壮的马涛有些扛不住了,经常感冒发烧。2003年,他就开始反省: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这不是自己想要的。马涛给自己规划了两条路,一条是在本职工作上发展,专业做财务;另一条是以财务为基础做管理。相对来讲,他更喜欢后者。 马涛知道,要想做管理,本科所学并不够用。2004年,在一位师兄的指导下,他辞职到国外一所大学读项目管理课程。这时,他此前一直没放弃的英语发挥了作用,保证他在1年多的时间内,就顺利读完了相关课程并拿到了学位。 回国后,马涛加盟了如今的这家IT公司,就职财务总监,年薪50万元,这比之前在会计师事务所的收入高了2倍。而他到国外的学费是7万元人民币,加上生活成本、工资损失,总投入花了30万元。这对于当时的马涛来说,压力还是很大的。 之所以加盟IT企业,马涛说他有两个考虑。一方面是他认为IT行业就业前景较好,以后发展机会更多。另外他也比较喜欢,平时经常关注这个行业。 进入公司后,马涛积极了解公司的主体业务,并多次从财务专业的角度,向主管副总裁提出自己的建议。与此同时,他还在网上进行团队精神、营销技巧、薪酬设计、领导艺术等方面的学习,目前研究的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马涛说,这几年来他的同事、同学热衷于楼市、股市的投资机会,他也曾“染指”过,但从来没有投入过很大的精力,后来还转交给家人打理了。 2010年,公司主管财务的副总裁另有新的发展机会,辞职时举荐了马涛作为这个职位的候选人。尽管马涛的资历尚浅,但这个职位还是落到了马涛头上,成为公司最年轻的高管,也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接下来,马涛的职业路径已经清晰,因为他现在离“大猫儿”很近了。 白玲分析说,马涛的经历是一个非常完美的职场成功路线图,完美中包含了一些幸运,不是大多数人能复制的。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掌握了一些自我投资的意识、原则、技巧,这条路径还是可以借鉴的。 成功投资的三大原则 原则一:投资自己要有主线 白玲说,马涛在这10年中,每一次“进补”都是围绕着他的定位、目标进行的,并以此为主线。就像装修房屋一样,开始装修时要有一个基本风格定位,是中式还是欧式的,是繁复还是简约的。买什么材料,都要根据这个定位来搭配,一点点积累,到最后会发现色调与样式非常和谐。相反,如果没有这个主线,室内即使有很多高档的家具,也会显得很凌乱。职场的自我投资也是一样,有的人不知道自己想要达到什么目标,今天看见别人学会计证,他也学;明天觉得律师的职业前景挺好,就又去考一个资格证。实际上,如果与定位相左,很多学习、投资都是无效的。 那么,该如何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给自己在职场定位,找到主线呢?白玲表示,很多人都是从兴趣、爱好出发,这是对的,但职场定位仅靠兴趣、爱好并不够。从专业的职业测评来讲,需要从价值观、承受力、职业背景、当前实力、未来潜力5个方面来评估。兴趣、爱好、性格包含在未来潜力里面,只占职业定位非常小的一部分。 白玲解释说:“价值观是确定你想要什么的问题,比如有的人想从政,有的人想经商,这对职业定位影响很大;承受力、职业背景、当前实力是评估你能做什么的问题,有的人目标很大,但承受能力很差,我们在给他做职业指导时,就不会推荐高强度的工作;至于未来的潜力,评估的是你未来是不是可持续发展,潜力会影响一个人持续发展的内容,例如思维模式、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在给每个人做定位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到个人特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很多特质难以改变。比如,有个小伙子,很内向,但他就想做销售工作,想挑战自己,我们不建议他做,因为违背自己的本质很累、很难。最后,这个小伙子还是去做了,但很不开心。” 白玲强调,只考虑个人特质并不够,还要考虑外部环境,即社会上是否有足够的机会提供。马涛最后选择在IT行业发展,这个结合点就找的很好,他借着行业发展的力量,会走的更远、更轻松。 原则二:缺什么补什么 白玲在做咨询的时候,有很多职场人士问她:“白老师,我工作很努力,也很注意学习,但为什么在职位上还是常年原地打转儿?” 白玲说,这些多数是有“不看病就吃药”的毛病。比如有个女孩儿在人力资源部工作,想往上升一步,她不去思考这个职位需要什么能力,我具备什么能力,缺少什么能力,然后怎么把所缺的能力补上?而是乱补一气,又学会计证又补英语,这就好比你想治好感冒,吃了很多胃药,但这些药对治疗感冒是无效的。 白玲说,还有很多人遇到职场上的中年危机。这种危机,多数是职业倦怠。明明有很多机会和挑战,但就是心里没劲,工作只是应付,被外力、压力拖着走,慢慢形成恶性循环。这时候,需要解决的是“心”的问题,是最根本的动力出了问题。这时,要想办法给“心”一些力量,学习一些积极心理学、幸福学课程,提升自己对这个行业的理解和热爱,而不是去读MBA、报专业技能班。职场投资的原则是缺什么补什么,因为越到高层,对人的要求越全面,越不能有短板。 原则三:接受人生必要的小弯路 白玲曾给一个做编导工作的小伙子做过职业指导。这个年轻人之前3年的从业经历都是做电视编导,而且根据白玲的测评,他也适合继续做这个工作。但最终白玲并没有建议他继续做下去,而是建议去大公司的企划部、宣传部。 为什么这样建议呢?白玲发现,由于加班、熬夜等原因,小伙子对编导工作已经极其厌倦,对职业的承受力很差。这个年轻人后来接受了她的建议,到一家企业做了一年多的宣传工作,后来又转回到编导行业。 “这一年多看似耽误了一点时间,走了一些弯路,但有时是必要的。人在职场30多年,比拼更多的是持久力。就像游泳一样,很少人会快速呼吸,大多数人一定是游游停停,这是符合规律的。职场中的质变,一般都是爆发、沉淀、学习、成长、再爆发的过程,沉淀和学习会有助于他的质变,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需要慢下来,甚至是后退一些,反而能够走得更远。像做编导的这个年轻人,离开原行业一段时间,有利于他修复自己对这个行业的热爱,也让他有机会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审视这个行业。等到他重新回去,工作状态和能力一定和以前不一样。”白玲解释说。 白玲告诉记者,有的人一直很忙碌,开餐馆、做汽车修理、服装干洗……看似企业越来越大,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他本身的发展,而是市场的发展,本人并没什么提升。以前是六七十分的水平,现在还是,如果要成长,一定要有沉淀、学习、成长的过程,这样才有可能达到八九十分。有时候,抵住诱惑什么都不做,也是对自身的一种修炼和投资。 成功技巧 注重软实力 白玲总结过两类职场人的发展脉络。成功职场人士的发展路径大致如此: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是从零分到六十分的过程,这个时期发展很快;30岁到40岁是从六七十分到八九十分的过程,发展就慢下来了;40岁以后,是九十分到一百分的过程,速度就更慢了。越走越慢,印证了越往高走越难的职场规律。 不太成功的职场人士的发展路径则是: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也是从零分到六十分的过程,这个时期发展也很快;但30岁到40岁,有的人就只能维持六七十分了;40岁以后,有的人可能连六七十分都维持不了,甚至提前下岗。 “从这两类人的比较不难发现,人在职场发展区别越来越大,主要发生在"人生的下半场".在年轻的时候,凭着基本技能、体力和冲劲儿,还有一些机会和运气,就能发展得很好,但三四十岁以后就不一定了。”白玲说。 这两类人在三四十岁以后,影响职场曲线的区别是什么呢?白玲对比了上百份样本,发现答案是“软实力”。包括价值观、成熟度、与人沟通的能力、心理素质、学习能力等,对“软实力”的投资更多地需要时间、精力,而不是金钱。 白玲说,“软实力”不像一些计算机等技能,学了就能用,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学习、积累。但目前多数人都重视学历、证书等硬实力的投资,而不注重软实力的投资,其实如果注重软实力的投资,才是更聪明的做法。 |
-
2013-03-12
-
2013-03-12
-
2013-03-12
TA的作品
TA的主页
你可能喜欢
我也要出现在这里!
全部评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