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鞋机企业需认清形势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2013-09-26 09:15 发布

3088 0 0


     近几年东莞中小型鞋企渐渐向东南亚迁移,作为配套产业链的东莞鞋机企业,订单也从内销开始走出国门。与此同时,专门内销的大部门鞋机商店,却生意惨淡难以为继。有专家认为这是个危险信号,说明东南亚一带的鞋企订单有所增加,“买鞋机是为了和东莞的鞋企争生意”。

     引进模仿变“借船出海”

     鞋子安放在一台机器的力柱上面,随后被送进紧闭的包厢里面自动喷漆。人在这里不是主力,只需要重复而机械地把鞋子放上去就行,相比于以前,这台机器可以代替15个人。

     这是一台由东莞意利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自己研发的制鞋机器人,从意大利购进三台鞋机加以改进,一炮走红。利用ALFA品牌以及技术指导,意利鞋机顺利“借船出海”,产品远销海外。


     鞋企外迁生“蝴蝶效应”

     近几年,受劳动力成本上涨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东莞部分鞋企试着向东南亚开办工厂,作为配套产业链的东莞鞋机企业的订单也从单一内销开始有了海外订单。

      有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由广东转移到中国境外的投资项目有41个,其中转移到马来西亚和越南的项目分别达到15个和13个,它们以纺织服装和鞋帽等为主。受此影响,东莞市鞋机商会的100多家成员企业,有40%成员单位普遍出现了接到外销订单或者外销订单上涨的现象。在利润的驱动下,不少鞋机企业开始研究并拓展海外市场。

      “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一部分客户迁移到了海外,这些客户对于原先的鞋机产品比较熟悉,在做生不如做熟的思想引导下,东莞的鞋机产品也就顺理成章卖到国外去。

       这种现象是鞋业行业的“蝴蝶效应”,在此效应带动下,东莞鞋机企业外销份额纷纷上涨,以名菱工业为例,“2011年以前,我们公司的外销份额是20%,去年上升到30%,今年预计可以达到40%。”

      内销的鞋机商店“执笠”

      鞋机企业因外销订单上涨而欢欣鼓舞,只接国内订单的鞋机商店却生存得很艰难。

      在厚街256省道两旁,分布着好几百家鞋机商店。“2012年利润大幅度下降,很多鞋机商店已经倒闭了,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在维持,只有少部分是业绩上涨的。”

这几年生意越来越难做,目前在东莞还有不少单,一些小店就没那么幸运,利润不断压缩后开始倒闭,这或许就是专家所说的“洗牌时代”。

        虽然东莞的鞋机企业所接到的外销订单,其实是以前国内订单的延续,份额感觉是增加了,实际上利润却增加不大,“你把一台机器卖到印度去,印度会收你关税,同时还要运费和服务费,实际跟内销比并没有什么优势。”

        名菱工业先后在印度、巴西、柬埔寨、越南等10个国家设立了18个代销点,跟进当地的服务,这些开支分薄了外销利润。



       不是“拖”就是“等”

    东莞鞋业进退维谷,东莞鞋机产业处境也更艰难。东莞的鞋机企业主们目前主要有两种心态。
    一是“拖”,二是“等”。“由于利润的微薄,不少鞋机企业其实已经无心再经营下去,但苦于《劳动法》规定,公司倒闭遣散员工,要付出昂贵的遣散费用,于是选择拖延时间。这是一个很现实的社会现象。比如一个1000人的企业,随着员工自己离职,拖到只剩下100多人的时候,再遣散,就不用支付巨大的补偿费用。”王精文称,只要企业维持经营能保本,为了最后赔付最少,都会使用“拖”字诀,让工厂保持现状,工人的薪水不高,就让这些员工慢慢的自己离职,自己走掉,也不再招人。

    东莞鞋机企业的第二种心态就是“等”。这些企业没有转型升级,也没有转型升级的可能。由于对未来存在一丝希望,所以只要不太亏本,就尽力维持着。“毕竟自己辛辛苦苦创立起来的企业,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公司倒掉。”

       危险信号 鞋机卖到海外去国内鞋业增对手

       “鞋子是生活必需品,即使经济怎么不好,人们也不会不穿鞋,最多原来买两对高档鞋两对中低档鞋,现在换成买一对高档鞋三对中低档鞋。”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认为,东莞鞋企以代工为主,少部分鞋企转移到东南亚继续接单,也还是做中低档鞋子。

       "东莞鞋机企业的外销订单增加,说明东南亚一带的鞋企订单有所增加”,林江认为这是一个危险信号,“这些鞋机买过去是为了和东莞的鞋企争生意,更好地抢东莞鞋企的订单。”
       “东莞的鞋机企业应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认清形势,为企业谋得新的出路。”



B Color Smilies
东莞鞋机企业需认清形势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