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4月26日成都讯(记者 李远驰)昨日,四川省经信委对外公布了《四川省工艺美术千亿产业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四川将重点发展织绣染织、编织、雕刻、金属制品、工艺家具、民族工艺品、旅游纪念品七大特色产业,培育十大产品。到2017年,力争工艺美术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排名进入全国前5位。
据悉,四川省将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引导相结合、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艺术精品和实用产品相结合的路子,加快工艺美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培育8个工艺美术产业园、多个特色街区和一批特色产业聚集区;培养国家级技艺大师20名,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达到300名;争创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地理标志产品4个,四川名牌产品10个,使四川成为工艺美术产业发达、市场体系完善、创新能力强、行业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全国工艺美术强省。
将着力培育蜀绣、蜀锦、蜀绘、苴却砚、竹编、年画、唐卡、彩灯、木雕、织毯等十大产品,形成四川工艺美术优势品牌。以传统工艺美术品的挖掘、继承、保护和发展为目的,培育传承成都漆艺、成都银花丝、四川陶艺、彝族漆器、藏式面具、康巴藏刀、国画纸、自贡扎染、宋笔、剪纸等十大四川特色技艺,将其发展成为我省工艺美术独有特色名片。
四川省将着力实施产业集聚、人才培养、市场建设、品牌推广“四大工程”,全面提升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水平,推动我省工艺美术产业做优、做大、做强。比如,引导工艺美术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引导工艺美术企业和大师在特色街区开设窗口,鼓励龙头企业、工艺美术大师和村镇建立“企业+大师+基地”生产经营模式,企业可通过合并和股权、资产收购等多种形式实施重组整合,着力培育一批销售产值上亿元的企业,力争培育1-2户上市企业。
新闻链接:四川省工艺美术千亿产业发展规划
工艺美术产业是生产和制作具有文化和艺术内涵的特种产品的产业。在丰富人民生活、提供社会就业、振兴地方经济、弘扬民族文化和对外交流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快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3-2017年。
一、四川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现状。
四川工艺美术历史悠久、门类齐全、技艺精湛、风格独特。蜀绣、蜀锦、竹编、苴却砚、绵竹年画、成都漆器等工艺美术精品荟萃,享誉海内外。据2006年工艺美术普查统计,全省有工艺美术大类11个、品种103个。2011年,全省工艺美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6亿元。直接从业人员12万人,带动就业80多万人。
1.政策措施不断完善,产业规模逐步扩大。2004年我省在全国率先颁布了《四川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为四川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各级地方政府结合实际,相继出台了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大力促进了地方特色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全省规模以上工艺美术企业工业总产值从2006年的25.5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96亿元,年均增长近30%,全行业从业人员从2006年的 6万余人增加到2011年的近12万人。
2.集聚发展态势显现,产业特色更加突出。我省依托传统的工艺美术特色和技艺,逐渐形成了一批相对集中的发展区域。如成都的蜀绣、蜀锦及金银制品,绵阳、阿坝的羌绣,眉山、乐山、达州、宜宾的竹编、竹刻,攀枝花、凉山的苴却砚雕刻,雅安、乐山的根雕、木雕,德阳绵竹、乐山夹江的年画,南充的丝绸工艺品,凉山州的彝族漆器,甘孜、阿坝州的唐卡、藏式面具,以及藏、彝、羌等民族服饰等。银、漆、绣、竹、锦以及年画、苴却砚雕刻等技艺精湛,精品荟萃,在全国享有盛誉。
3.传统技艺得到传承,人才队伍逐步壮大。根据《四川省传统工艺美术产业保护办法》,我省开展了4年一次的工艺美术大师评审。截止目前,全省已开展了六届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工作,共命名了195人,其中9人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4人获得中国刺绣大师称号、2人获得中国竹编大师称号。大师们积极创建工作室和技艺培训机构,带徒授艺,使我省传统工艺美术技艺得到传承发展。同时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川音成都美术学院、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工商职业学院等大专院校纷纷设立了工艺美术专业或开设工艺美术课程,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工艺美术设计、制作人才,为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4.经济效益明显提升,社会效益显著增强。“十一五”时期,随着人们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对工艺美术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工艺美术产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同时,各地充分利用工艺美术产业投入少、手工劳动多以及可以利用在家、农闲等零散时间工作等特点,解决了大量农村留守妇女和残疾人就业,为我省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贡献了力量。目前,全省已公布了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涉及传统工艺美术品种31项,传统技艺53项。其在工业及文化产业中地位更加重要,成为展示和传播蜀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人员素质不高。当前我省工艺美术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微企业,以手工作业、家庭作坊式生产为主,缺乏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同时,由于大多数工艺美术技艺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师承制度相传,全行业从业人员普遍文化水平偏低,艺术修养不高,作品和产品“技”大于“艺”,严重影响了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传承和行业发展。
2.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市场建设滞后。四川工艺美术产业相比沿海工艺美术发达省份,缺乏集原材料供应、信息沟通、文化技艺交流、物流营销为一体的大型工艺美术流通平台和有影响力与权威性的传统工艺美术专业市场。围绕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设计研发、展览展示、物流配送、人才培养等服务尚不健全,制约了我省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
3.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品牌影响力弱。当前,我省工艺美术行业在题材选择、材料使用、技艺运用等方面普遍缺乏创新,多数企业在产品创新研究和推广宣传上投入不足,制约了行业的长远发展。工艺美术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较少,对外宣传和推广力度不够,四川工艺美术在全国缺乏应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企业资金实力不强,融资渠道不畅。四川工艺美术企业多为中小微企业,普遍底子薄,自有资金少,资信水平不高,很难满足银行贷款要求。同时,民间融资渠道较窄,融资成本偏高,严重影响了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制约了行业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市场运作,以传统技艺保护为基础,以做大工艺美术产业规模为重点,以产品创新和拓展应用为动力,按照壮大一批特色产业、做强一批优势产品、传承一批传统技艺、培养一批技艺人才的发展思路,着力实施产业集聚、人才培养、市场建设、品牌推广“四大工程”,全面提升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水平,推动我省工艺美术产业做优、做大、做强。
(二)基本原则。
1.市场导向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注重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营造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2.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相结合。坚持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艺术和科技成果,推动工艺美术品种、技艺、材料和表现形式的创新。
3.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充分发挥工艺美术产业在发展地方经济、提供就业和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4.艺术精品和实用产品相结合。坚持精品创作和旅游纪念品、实用工艺品生产并举,以精品创作为龙头和品牌,延伸工艺美术品的实用价值,推动工艺美术规模化、产业化。
(三)主要目标。
加快工艺美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通过5年的奋斗,建设一批工艺美术特色产业园区和产业聚集基地,扶持一批能带动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和品牌产品,使四川成为工艺美术产业发达、市场体系完善、创新能力强、行业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全国工艺美术强省,力争到2017年工艺美术产业总产值突破千亿,排名进入全国前五位。
1.总体发展目标。到2017年全省实现工艺美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23%;直接从业人员达到20万人,带动就业人员180万人以上。
2.产业集聚目标。提高工艺美术产业集聚发展水平,加快培育8个工艺美术产业园、多个特色街区和一批特色产业聚集区。
3.人才培育目标。壮大和提升工艺美术人才队伍与水平,力争国家级技艺大师达到20名,四川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达到300名,全省培训工艺美术技艺人员1万名。
4.品牌建设目标。提高我省工艺美术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争创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地理标志产品4个,四川名牌产品10个。
三、发展重点
(一)发展壮大七大特色产业。
以加快全省工艺美术产业结构调整为出发点,充分依托我省丰富的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特色,发挥人才和品牌优势,重点发展织绣染织、编织、雕刻、金属制品、工艺家具、民族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产业基础较好、市场前景广阔的七大特色产业。推进产品研发、创意设计、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能力建设,增强产业上下游配套和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水平,引领全省工艺美术产业水平提升与规模扩张。
--织绣染织业。以成都、绵阳、阿坝为中心,重点发展蜀绣、蜀锦、羌绣等产业,继承和发扬蜀绣、蜀锦、羌绣的传统技艺,加强以绣、织等技艺为手段的不同文化题材的表现,充分挖掘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突出地域特色,加快创意产业、现代科技和时代元素的融合,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生产规模;以南充、自贡、遂宁为中心重点发展蜀绘、扎染等丝绸工艺品,积极开发中高端丝绸艺术品市场,加大丝绸工艺品与家居、装饰等日用品的结合。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鼓励大师带徒授艺,在大专院校开设蜀绣、蜀锦、蜀绘、扎染等课程,形成以行业大师和专业技术人才为骨干,构建广大青年、妇女和残疾人等各社会群体均可参与的多层次从业人员架构。促进传统织绣染织工艺与现代创新科技制作工艺相结合,推进织绣染织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到2017年末,力争实现产值50亿元。
--编织业。以眉山、达州、自贡、乐山为中心,重点发展“龚扇”、 竹编字、画以及瓷胎竹编等制品。依托我省丰富的竹资源,大力开发物美价廉的竹编包装、装饰和实用产品,加大对竹编优势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提升我省竹编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以内江、达州为中心重点发展夏布画及夏布工艺品,积极开发以苎麻为原料的特色工艺品,加大对苎麻加工工艺的研究,突破脱胶工艺瓶颈,拓宽应用范围和领域;以南充、遂宁、广元为中心,重点发展地毯、挂毯等工艺品,加大织毯工艺研究,采用机械化生产手段,扩大生产规模,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积极发展我省藤、草、麦秆为原料的编织工艺品,研制开发竹、草、藤、皮革、布绒、金属、木材、塑料等多种材料相结合的编织品,拓展产品应用领域,提升表现力和附加值。到2017年末,力争实现产值70亿元。
待续